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都在尋找新的突破點。“從產業中來,到金融中去”,供應鏈金融依托核心企業在供應鏈中的高信用水平和隱性背書,結合還款來源自償性、授信用途特定化和真實貿易背景等特點,成為大家關注的“新大陸”。近年來隨著金融業變革、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應用到資金端和風控模型上的一些突破。供應鏈金融行業仿佛一步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確權存在諸多問題,以保理業務為例:
1、傳統方式以財務蓋章確認應付賬款,增加工作量且流程繁瑣,核心企業配合度低;
2、蓋章后以人員變動為由拒絕承認;
3、一旦出現糾紛,即使蓋的是企業財務章確權涵,在當地鑒定中心也會作出對金融機構不利的鑒定結果;
4、傳統手工方式難以對應收賬款等數據進行實時動態的風險監控和分析;
正是由于核心企業配合應收賬款轉讓確權實際操作流程繁瑣,操作成本等問題,極大制約了業務的發展。
從本質上看,供應鏈金融屬于大數據金融范疇。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實現自動化的系統確權,降低核心企業操作成本,實現業務批量化操作已經成為可能。
系統確權:通過獲取核心企業內部信息化系統確認發生交易的業務數據或核心企業通過系統在線進行確權動作,以達到減少核心企業工作量,簡化操作流程,并通過數據分析實時管理風險。
合法性
早在2005年4月1日起,國家就頒布了[電子簽名法],在商業活動中通過使用電子簽名、數字電文的方式與傳統手寫簽名和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成為大數據金融實現的基礎支持。同時,由于數據來自核心企業業務系統,避免很多人為因素,數據更加安全可靠。
數據支持
在企業授權的情況下,通過數據工具與核心企業ERP、財務系統實現對接。將核企業ERP、財務系統中的訂單、應付賬款、對賬等信息自動獲取,掌握準確的應收資產情況。以電子簽名確認主體,通過獲取系統內確認過的業務數據實現系統確權,亦可通過核心企業在線批量確權方式提高效率。
系統設定評分項和比重,通過系統和人工方式對客戶進行自動準入評分。并通過系統實現到期未還款審查和應收池金額核定,實現貸后自動預警。
核心企業配合意愿
系統確權并非侵犯式的侵入核心企業系統,而往往是根據雙方協商的接口形式,通過數據工具軟件(如文瀝B2B網關)進行脫敏式數據采集及傳輸,由于系統自動化后大大降低了核心企業財務人員日常繁瑣的操作,同時可保留財務人員的最終在線點擊確認閘口,因此核心企業配合意愿強烈。
安全性
在數據獲取和傳輸過程中,通過使用國際安全性高的公認數據格(如AS2安全協議)和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的CFCA證書等方式保障數據安全、防篡改,確保法律合規性。
在文瀝與長沙銀行合作的一個應收賬款融資案例中,就已經成功使用系統確權方式開展此類業務。該核心企業為國內知名的母嬰品牌,通過系統確權,以虛擬應收池融資方式(虛擬應收是池模式的一種簡化操作,通過與核心企業定期對賬,來調整客戶虛擬應收池的金額,而無需對應到具體的每筆應收,簡化平臺企業操作工作量)為核心企業的供應商提供融資服務。
概要流程如下:
1、通過數據工具與核心企業SAP系統進行數據對接,獲取確權的應付賬款數據。
2、創建客戶虛擬應收池金額
3、在授信金額范圍內并且在應收池可貸金額范圍內進行放款。放款時需要做如下檢查:
檢查池金額> 待還款金額+當前放款
4、核心企業打款后觸發還款,或者貸款客戶主動發起還款。應收到賬時系統自動觸發:
池余額檢查:池金額+客戶子賬戶余額>待還金額
如不滿足,自動觸發還款流程。
5、尾款轉出需進行自動檢查,檢查計算規則:
最大可轉出金額 = min(虛擬應收金額-待還金額+賬戶余額-待核銷金額,賬戶余額- 待核銷金額)
待核銷金額 = 上次對賬到當前流水總金額
在渠道融資業務中同樣可以應用上述方案。通過數據對接方式和系統在線確權(訂單、發貨、對賬等信息)方式,實現系統自動確權和核心企業便捷批量確權。突破傳統業務模式中核心企業確權的問題,提高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批量操作。
關于作者:王航先生現任上海文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WelinkData)咨詢總監,王航先生在供應鏈戰略咨詢、供應鏈金融、供應鏈信息化領域深耕十余年。先后參與執行了數十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供應鏈規劃、供應鏈金融、供應鏈信息化實施工作,涉及制造業、3C電子電器、汽車汽配、食品飲料等眾多行業,有著豐富的從業經歷。